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成语 生肖成语

三十六计全解_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

zmhk 2024-09-12 人已围观

简介三十六计全解_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三十六计全解”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

三十六计全解_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三十六计全解”方面的经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请问哪位高人有“三十六计”每计的详细解说

2.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3.36计的全部故事和意思

4.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及故事有哪些?

5.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些,怎么理解

三十六计全解_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解

请问哪位高人有“三十六计”每计的详细解说

       一、 瞒天过海计解:但凡计划的步骤顺序无非是先有意图——再用以某些行径——从而达到、取得目的所要,你的行径、意图、目的已被人所察觉,敌人就会高度提防着,此时你不能心急于完成整个计划,因于敌人的高度提防之下你也是无法成功的,在敌人掌握你的行径之下,要想得到最终成功,你就要不停地于敌人面前故意采取行动,开始的时候,敌人见到你有所行动,当然会更马上严阵以待,而你所采取的行动则应只有行动不露目的,举个例:(如你要走到别人的桌子上拿取东西,走过去就是一种行动,拿东西就是一种目的,别人已经知道你之目的时,当然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你的行动,这样你是不可能成功的,你故意每天来来回回数十次经过别人的桌旁,但又不先作取东西的行为,这样一个月、二个月后,别人的警惕意志就会渐渐地松懈下来,他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料错了你之目的,到第三个月,相信你要从他桌上取任何东西都不会再遇到防范的了。),虽然你之目的于开始的时候被察觉,但不停地重重复复的行动就成为了烟幕,数十数百次漫无目的的行动就可以慢慢地把目的重新隐藏起来,令敌人由明知变成麻痹,于这个时候,你再出奇不意迅速实施你的意图,敌人醒觉时已是措手不及,大事可成了。此计之精妙处在于就算你明知我的意图、行径、目的,我也可以令你因麻痹大意而防止不了我的成功。

       二、 围魏救赵计解:当敌人实力强,正在攻击你的要害,你要硬拼的胜算率也不高时,就无须作正面硬拼,这时你可寻找敌人比你薄弱的方面来攻击他,敌人以强攻你弱,你也可用你之强处攻击他之弱处,可令敌人反过来营救被你所攻击的方面去,这样一来,你就由被动变成主动,敌人反过来被你所牵制,那么你被攻击的方面就等于解围了,即使敌人不被你所牵制,他坚持攻击你的弱处胜你一仗,但你也攻击他的弱处来他胜一仗,那么你与敌人都是一胜一负,打个平手,失败的一仗之损失也可从胜利的一仗上补回,不失也。

       三、 借刀杀人计解:此计就是别人有足够力量对付你的敌人,你则设法令到别人来对付你的敌人,就无需自己直接对付敌人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后果,所谓的(设法)就有:1、以报酬、利益作引诱2、借事离间、挑拨起别人与敌人的斗争3、架祸、生事于敌人身上造成别人与敌人结仇4、利用外交势力促成别人对付你的敌人等等。

       四、 以逸待劳计解:敌人势强,你一下子不能取胜,但你还是有等待的条件的话,你则应耐心等待敌人出现弱势、露出破绽或自己出现强势的时候才作攻击敌人,这时就可得到胜利;另有一种情况,在发现敌人存在“不能拖延”的弱点时,你就来一个拖字决,你急我不急,敌人则不攻自破,自动投降。

       五、 趁火打劫计解:敌人出现危机、险象,你就应把握好时机顺势攻击敌人,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应趁机尽取你平时想取的东西,一点也不留情。另有一种,故意给敌人制造出危机险象,然后趁势达到你想达到的目的。

       六、 声东击西计解:当你要攻击敌人,敌人总会高度提防着,如果你的攻击目标太明显,则会令敌人于你攻击的方面全力对抗,这样会增加你成功难度,故此应该先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你本来是要攻击敌人的这方面,但你却摆出一副象要攻击敌人另一方面的架势,那么敌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于防备在另一方面上,疏忽松懈防守于你真正相攻击的方面,此时你则出奇不意地迅速攻击目标处,就容易成功了。

       七、 无中生有计解:当你欠缺达成目的的能力时,就可设法借助身边有能力的人与你一起取得这目的,首先你要装出一副相当有能力的样子,更要夸大该目的的好处以作利诱,令到别人信奉你,协助你,愿意参与你的行动,觉得与你一起图谋是绝对有好处且绝对会成功的,或者当你遇到你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你也是要装作很有能力的样子,然后设法把别人牵进这问题里面,令别人有局内人的感觉,你则可联同他一起解决这问题,这样你就可从没有能力变成有足够能力去达到目的、解决问题,从无生有了;另有一种,当敌人没有缺点时,你就可设法制造令他犯错的形势,不关系他的事情,你可设法令他卷入其中,或架祸或冤枉,令他由清白变成不清白,令他由安逸变成纷乱,以此作打击敌人。

       八、 暗渡陈仓计解:你所要达到的目的意图已是很明确,敌人从你的行径上作出阻挠,令你不能达到目的,那么你就得设法隐藏你的行径,此计与声东击西有所不同,声东击西的方法是由于敌人未完全掌握你之目的所在,故此方法是要隐藏目的,令敌人误认你之目的而防守错误,但暗渡陈仓之计的转移是令敌人不能从你真实的行径上作阻挠,故此两计相比就有隐瞒目的和隐瞒行动之分,凡要达到目的,可以选择的行径总会有多条,高调作出一种本来不是真正采用的行径作为表面行动,令敌人错误地专注于你的虚假行动之上,令自己真正采用的行径不受到强力的阻挠而容易达到目的。

       九、 隔岸观火计解:想达到一个目的而遇到敌人的提防或要攻击的敌人实力雄厚时,则应设法令到敌人处起乱,给予敌人制造麻烦,从而削弱敌人的实力与意志,自己就静静地等待敌人实力疲惫、意志薄弱后,再以压到性的实力作消灭敌人或完成目的。

       十、笑里藏刀计解:要攻击敌人之前,不能被敌人看出你之目的,即使你很生气,也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即使你已预备作出攻击,也要掩饰一切行动的征兆,喜怒不形于色的话,敌人就不会有防备,这样的情况下作出突击,就容易成功得多了,孙子说:有准备地去攻打没有准备的,胜。

       十一、 李代桃僵计解:于一定要牺牲一些东西的时候,就应牺牲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方面,以作保存一些重要的方面,即凡事须避重就轻,应舍的就要不吝啬地舍,只是尽量舍轻存重,如果凡事上什么都不舍的话,那么可能最终什么都舍去了,损失更为大。

       十二、顺手牵羊计解:当你想得到别人的某些东西时,你可制造一些假象问题给予别人去应付,再把你想要的东西也设置成这个问题的必需品,这时你就可以借帮助为名与别人一起去解决这个假象问题,就等于潜入别人处了,与别人融为一体后,那么取你所想取的就容易了。

       十三、 打草惊蛇计解:出现了问题,但问题的根源未可知道或敌人在暗处,你未能知道他的位置时,你可高调地装出已经知道的样子,令到行事者不敢再有行动,这样问题自然解决了。

       十四、 借尸还魂计解:已经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其它类似的假象来令到别人以为这东西还是存在,名存实亡也能起到阻吓的作用。

       十五、 调虎离山计解:用一些假象、一些事实、一些借口把敌人势力引到远离你行动范围之外去,好让你的行动不受阻挠地作达成某些目的。

       十六、 欲擒故纵计解:要想知道问题的根源或想全面清歼敌人,就要先放纵敌人的行动,也先不要急于制止事情的发展,因中途拦截下事情不让其发展,则只能有效于一时的制止,事情的根源不除,问题还是会卷土重来的,于许可的情况下,就应让事情发展下去得出结果,则最后受益的人就是问题的根源,这时候要除的就是人而不是事,以事情的结果为饵,钓出幕后的根源,这叫先纵后擒,目的在于斩草除根。

       十七、 抛砖引玉计解:以投放小利作换取大利,俗话说:小财不出大财不入,要让敌人落入圈套,则先以小利作引诱,利用人的贪念令敌人跌落陷阱之中。

       十八、 擒贼擒王计解:了解问题的根源,知道敌人的实力中心,则以直接攻击其要害,铲除问题的根源,所有问题则迎刃而解,相反不了解问题的根源,不知道敌人的实力中心,一味于问题的侧支进行解决,对付敌人的偏副力量,这样就会白费自己的气力而又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十九、 斧底抽薪计解:避开敌人或事情的强大来势,不以正面硬碰,以敌人的薄弱之处、事情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击;斧刃锋利劈下是不适宜正面抵挡,但斧底和斧身此时就是最薄弱的地方,是最适宜攻击之处。

       二十、 混水摸鱼计解:故意制造众多事情、众多问题或故意制造令敌人树敌四方,事情、问题太多就会令人应接不下,敌人的敌人众多就会令敌人不能只针对着你,当别人应接不下时我就有机可乘,当敌人的敌人众多时我痛下杀手,也无法判定是我的所为,此计着重于制造乱势,混淆耳目,取我想取。

       二十一、金蝉蜕壳计解:当你要外出时,应该打开家里的灯具,影音设备,别人就会误以为你还在家里,贼人就不敢光顾;或者故意设定一个虚假的争取目标,令敌人主力盲目地去与你争夺这个目标,那你就可无阻地去进行图谋你真正的目标了。

       二十二、关门捉贼计解:关起门来,贼人无处可逃,必擒也;比喻你已经发现存在贼人,就可从贼人的所图之处下饵,然后四处布伏,引贼人来犯,所下的饵是令贼人必须来取的,贼人一到就等于落入了你布置的四处围墙之下,无法逃脱了。

       二十三、远交近攻计解:能对你造成威胁的人则应视为敌人,应设法攻击歼灭,以解除威胁,防范于未燃;未对你造成威胁的人应予以交好,作巩固自己的外交势力。

       二十四、假途伐虢计解:已明确要对付的敌人后,无须直接给予攻击,否则双方一旦明争,则各有损伤,明仗不易打,因杀敌一万也自损七千,此时更应示作友好,你要对付他就更要亲近他,成功亲近之后,就假设一个共同争取的目标或假设一个共同对付敌人,从而进一步造成一个盟友之势,这样一来,敌人就更会对你不加提防,你能下手的机会也随之而增多,于共同谋事的途中就会有更多适当的时机突击敌人,令敌人万万估不到自己才是真正的目标。

       二十五、偷梁换柱计解:即以物代物,以劣充好,用一些外表相似的东西代替你想取走的东西,这是个鱼目混珠之计,也可以是个援兵之计,虽然代替的劣等东西始终会被发现,但好处在于让你有更充分的时间离开或善后,鱼目混珠可蒙运过关,援兵之计可争取时间。

       二十六、指桑骂槐计解:要向某些人作指责、提醒、说事,但又不可以直接向这人说明,这时可于这个人面前把矛头指向其它人,以说其它人为表象,而作实际说给这个人知道,这样的话,说话就可畅所欲言了。

       二十七、假痴不癫计解:有时候人的日常表现不能过于锋芒毕露,人的才华过于卖弄于表就会引起别人的妒忌,为自己招惹祸患,精明应多放于心上,不是过于重要的事情,也是无须处处反应过强,特别是遇到要捉拿敌人的时候,你表现过于精明,敌人就会隐藏得更小心,防范得更严密,反而你装出一副愚笨的样子,敌人就会肆无忌弹地行事,这更利于你看清事实的真相。

       二十八、上屋抽梯计解:要一击消灭敌人,首先是要有效的部署,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你所设的圈套里必须有一招能完全截断敌人的退路、后路和阻断、消除敌人的外交支援势力,那么敌人就变成孤立无援,也无退路可走,方便你能完全消灭他,否则放虎归山就必成后患。

       二十九、树上开花计解:无论你的势力大小,都要注意巩固外交势力,特别当你自身的势力不强大的时候,就等于一棵没有枝叶的树,光溜溜的,外交的势力、别人的势态,就如枝叶花瓣点缀在你本来光溜溜的树身上,令这棵树看起来茂盛强大,即使实际上外交的势力不为你所用都好,还是起着造势的作用,势可破竹,令你事半功倍。

       三十、反客为主计解:当你的敌人已明确,斗争不可避免时,但你却无法掌握敌人的行动,敌人会攻击你的何处、怎样攻击、何时攻击,你完全不知道,这时的处境就是被动了,而任何事情最忌就为被动,被动的形势就只能防守,处处防守就会令到自己的力量、注意力分散,力量一旦分散就变成处处都难以防守,时间长了更令自己心力交瘁,故此,与其防守就不如主动进攻,以攻为守,这样敌人的力量就反过来要防击于你,而他的行动也就变成明显可见,你的力量也就可以集中来对抗敌人了,把暗箭变成明刀,利于自己的防御。

       三十一、美人计解:利用人来制人,用一些有相当能力、势力、地位的人来克制你的敌人,阻碍敌人的决策和行动,古代习惯用美人来扰乱敌人君主、将帅的意志,消磨他们的雄心,干预他们的决策,也是相当有效的。

       三十二、空城计解:当一时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更要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势力不足时,更要摆出一副势力强大的架势,令敌人看不到你的虚实情况,行动则有所忌弹,或可避免发生争斗或可拖延敌人的全力行动令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另想办法。

       三十三、反间计解:你已知道敌人放了间谍、奸细于你处,你就可诈作不知,故意透露错误的信息利用敌人的间谍奸细误导敌人,这比自己布置间谍奸细到敌人处更为理想。

       三十四、苦肉计解:要想得到敌人或别人的信任或帮助,则应忍受一切屈辱、痛苦,装出一副可怜而无力的样子,令敌人放过你,令别人可怜你、同情你、帮助你。

       三十五、连环计解:一般来说,要完成一件事通常都不是单以一条计策就能成功,连环的意思就是指连续使用多条计策来完成一个目的,第一计的实施就是为着第二计得以实施,一步一步地另敌人陷入你所设的圈套里,而所有在前实施的计策都是为了最后一条计策能成功作铺设,前计为诱导,后计为主导。

       三十六、走为上计解:凡图谋每件事情,都须先分析成功的机率,万事万物的规律,判定该形势是生局还是死局,唯有生局才能实施一定有效的计策来导向成功,但一旦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的死局时就不适宜硬走下去,例如:强弱悬殊时不可斗、不知彼不知己时不可斗、形势不清时不可斗等等,凡事不应呈强好胜、好大喜功,智者应知进知退,以保存自己实力为根本,如果遇事就只管一味硬拼,则折损自己实力又不能成事,就终于会令自己一蹶不振,故此,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万不可行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也是海阔天空的,只要能不损实力,也就始终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也不算得上失败的。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文和解释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计-瞒天过海◎

       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古时有名的有:薛仁贵瞒天过海、太史慈奇谋突围楚、楚庄王示弱灭敌、贺若弼施计渡江等。

       ◎第二计-围魏救赵◎

       利用敌人的精锐去攻打别的国家,当二军相持不下时,趁隙攻占敌方的本土,待敌回国的时候,在途中予以迎头痛击,并把他们消灭掉,这是孙膑的做法。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利用矛盾、反间、离间等谋略,巧妙的借用别国的力量,来击败敌人,并能保存自己的实力。古时有名的有:曹操借孙权杀关羽、郑桓公借刀诛敌。

       ◎第四计-以逸待劳◎

       乃占有利的形势,一面防止敌人的功击,一面养精蓄锐,等到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再采取主动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孙膑再败魏军於马陵、陆逊以逸待刘备。

       ◎第五计-趁火打劫◎

       趁著人家的家里失火时,闯入屋内掠夺财物,也就,是说趁著敌人处於危险混乱的时候加以攻击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刘邦毁约灭项羽、齐国趁虚攻燕、宋襄之仁。

       ◎第六计-声东击西◎

       利用巧妙的方法诱敌,使敌人产生错觉,再乘机消灭敌人。古时有名的有:官渡之战、周亚夫敉平七国之乱。

       ◎第七计-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是将没有假装成有,使出虚虚实实的手段,以混淆对方判断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张巡以稻草人借箭、淝水之战、张仪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此计和声东击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假装要出兵攻击,诱使敌方注意,集中兵力防备,我方却从另一个方向予以突击。这即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吕蒙巧夺荆州、邓文识破敌计。

       ◎第九计-隔岸观火◎

       静观对岸火势,按兵不动,不论遇到任何事,就静静的观察变化。古时有名的有:曹操隔岸观火。

       ◎第十计-笑里藏刀◎

       表面上露出笑容,态度和善,使人疏於防备,而自己却秘密策划,准备充份后,一举打败对方,这是表面柔和,却暗藏杀机的策略。古时有名的有:曹操机智除患、荆轲示好刺秦王、关羽大意失荆州。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就是舍弃李而获得桃的策略。也就是用最小的损失得到最大的胜利。古时有名的有:孙膑以下驷敌上驷、程婴杀子报恩、公子寿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路上看到一只羊,便顺手把它牵回去的意思,就是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把人家的东西拿走。古时有名的有:满清顺手拿走大明江山、沿路撒财以保命。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以木棍挥打四周的草丛,使躲在草中的蛇惊惶奔走,进而加以捉捕。当敌情不明时,应切实掌握情况后,再展开行动,如此才不会陷入敌人的埋伏中。古时有名的有:打草惊县官。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原意是指,已失去的效用东西,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古时有名的有:李铁拐借尸还魂、刘备掠蜀自立、田子春为主讨兵权。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

       老虎是山中之王,因此若想打虎,必须要先把老虎从山中引诱出来,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因为老虎离开了山区后,威风尽失。这句话用在战略上,就是说当强敌一但离开其根据地,失去了优势后,再予以攻击。古时有名的有:韩信背水之战、虞诩调虎离山脱困解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

       以退为进,却抑先与的策略。在包围攻击时,故意放纵敌人,并不是任意的放纵敌人,而是先放松一下,不把敌人逼的太紧,所谓的逼则兵反,纵则灭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散而后擒,兵不血刃。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郑武公巧计灭胡邦、王邑围攻昆阳。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

       其意是指:利用没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珍贵而有价值的策略。有以小易大、以贱易贵的意思。古时有名的有:常健求诗、刘邦轻率受困、魏王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挽弓当自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战时要先把敌方的主力摧毁,先俘虏其***,就可以瓦解敌人的战力。古时有名的有:张巡计擒子奇、曹操机智解危。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就是抽薪止沸,彻底根除的意思。换句话说,当敌人势力强大,我方无法以实力与其相对抗时,就要运用策略以削弱敌方的气势,进而屈服对方,出其不意的打击对方的弱点。古时有名的有:吴汉冷静退敌、薛长儒勇挫敌人士气、曹操火烧乌巢。

       ◎第廿计-混水摸鱼◎

       原意是指搅混池水,使鱼儿昏头转向,然后加以捕捉。利用敌人内部混乱,失去主体性时再予以攻击,即可以轻易击溃对方。古时有名的有:益二州之计。

       ◎第廿一计-金蝉脱壳◎

       在千钧一发之际,设法留下伪装的假像,以掩人耳目,然后暗中逃走,这种巧妙的脱身方法就是金蝉脱壳。古时有名的有:刘邦金蝉脱壳、王守仁脱身之计、齐景公换装脱困。

       ◎第廿二计-关门捉贼◎

       当贼跑到屋内时,将门窗关紧,让其无路可退,再加以捕捉,有瓮中捉鳖的味道。也就是说紧紧的包围对方予以一网打尽。古时有名的有:秦赵长平之战、夫差未断祸根。

       ◎第廿三计-远交近攻◎

       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说:与远方的国家缔交联盟,以攻击邻国。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远交近攻统一天下。

       ◎第廿四计-假途伐虢◎

       就是趁小国有危难的时候,藉著救援之名而加以并吞。古时有名的有:赵燕唇亡齿寒、晋献公假途伐虢。

       ◎第廿五计-偷梁换柱◎

       就是暗中将对方的主力调换,削弱战力的策略。和偷天换日、偷龙转凤的意义相同的。古时有名的有:秦始皇以谋略灭齐、赵高矫诏立胡亥。

       ◎第廿六计-指桑骂槐◎

       势力强大者要使弱小者屈服,应不露痕迹,委婉的提出警告,是一种间接的指责方法。古时有名的有:优孟辞相谏庄王、司马穰苴统驭人心之法。

       ◎第廿七计-假痴不颠◎

       便是装成痴呆状,让对方消除戒心,其实内心非常的冷静,等最佳的时机就立刻行动,和扮猪吃老虎是同义的。古时有名的有:司马懿诈病欺曹爽、狄青掷钱振军心、燕王假痴不颠。

       ◎第廿八计-上楼抽梯◎

       以利益诱使对方深入困境后,再彻底的予以消灭,不留后路。和过桥拆板和过河拆桥意思是一样的。古时有名的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项羽破釜沉舟之计。

       ◎第廿九计-虚张声势◎

       当己方处於劣势的时候,隐瞒自己的实力,明明乏力却故作很有实力的样子,让敌方摸不清相,以便能出奇致胜,颇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味道。古时有名的有:李世民计救隋炀帝。

       ◎第卅计-反客为主◎

       由被动的状态转为主动,进而掌握到控制权,与喧宾夺主意义相同,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一有机会就立刻把握住,进而掌握主导权。古时有名的有:刘邦忍辱负重、司马氏反客为主、郭子仪化被动为主动。

       ◎第卅一计-美人计◎

       兵强攻其将,将智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以利御寇,顺而相保。美人计就是用美女来迷惑对方,使其耽溺於享乐,失去战斗的意志。古时有名的有:西施绝色媚夫差、纣王女色亡国、孙权贴了夫人又拆兵。

       ◎第卅二计-空城计◎

       这是一种心理战,让敌人心生疑虑,以为我方有埋伏,而不敢贸然出击,以佯装来扰乱敌人的判断力,使其嶨动退兵而解除危机,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若被敌方识破的话,可能会全军覆没。古时有名的有:诸葛亮设空城计、张守珪空城退敌。

       ◎第卅三计-反间计◎

       利用间谍传播假情报,以达到离间分化的目的。古时有名的有:陈平离间范增遭贬、岳飞反间破贼兵。

       ◎第卅四计-苦肉计◎

       故意伤害自己,利用血泪换取敌人的信任,再行反间颠覆敌人。古时有名的有:黄盖的苦肉计、王佐断臂说文龙、要离刺庆忌。

       ◎第卅五计-连环计◎

       就是计上计,先用一个计谋混淆敌人的判断力,再以另一个计谋加以攻击,如此计中生计,使敌人内部互相矛盾,以达到击败敌人的目的。古时有名的有:王允施连环计、张仪巧计纵横天下。

       ◎第卅六计-走为上策◎

       走为上策不是三十六计中最明智的计策,而是说当情况非常危险的时候,走到恰到好处,走到让人觉得聪明的做法。古时有名的有:曹操的鸡肋战术、檀道济走避魏

36计的全部故事和意思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三国演义中的三十六计及故事有哪些?

       第一计 瞒天过海

       计名探源 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 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 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 见驾,并声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就便率百官随这豪民老人来 至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 更是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进酒,宴饮乐甚。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 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己,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里作客,大军竟然已 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老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 就是他设计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 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计名探源 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 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 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 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报,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 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即解旧恨又 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 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 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 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 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 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 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 时,田忌想直逼赵回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 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 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 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虽然,魏军离开邯 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 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本 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第三计 借刀杀人

       [计名探源]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 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彖曰:“损下益上, 其通上 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 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 得利。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 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 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 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 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 而攻齐,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 就有了攻齐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 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 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 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 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 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将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强备战,以防吴国进 犯。公元关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 鲁国立 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 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 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赵、晋四国的矛盾,巧妙 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 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第四计 以逸劳待

       计名探源 以逸待劳,语出《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 昼夜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 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 《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 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 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 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 锐不可挡。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 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 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 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 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 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 已无斗志,认为楚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 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 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此计强调:让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 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 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 动的等待。

       第五计 趁火打劫

       计名探源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 的财物。趁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 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肥技破?吩疲? “乱而取之。”唐朝牡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就是讲 的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相互争霸,战事频仍。经过长期战争,越国终因不敌吴 国,只得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在吴国,失去行动自由。勾践立志复国,十年生 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表面上对吴王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被 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室,麻痹夫差。而在国内则 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越国几年后实力大大加强,人丁兴旺,物资丰足, 人心稳定。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迷惑,不把越国放在眼里。 他骄纵凶残,拒绝纳谏,杀了一代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生活* 糜奢侈,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尽。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难收,民怨沸腾。 越 王勾践选中吴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诸候在黄池会盟的时机,大举进兵吴国,吴国国内 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击破灭亡。勾践的胜利,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 的典型战例。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计名探源 声东击西,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 乘机歼敌的策略。为使敌方的指挥发生混乱,必须采用灵活机动的行动,本不打算 进攻甲地,却佯装进攻;本来决定进攻乙地,却不显出任何进攻的迹象。似可为而 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 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 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 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 力克,必须智取。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 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 让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 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 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 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 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 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 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 惨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计名探源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 是“实”。无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 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曲:第一步,示敌 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 变假为真,让敌方仍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谨慎的,此计特易奏 效。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 有,出其不意地攻击敌方。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 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守孤城雍丘城( 今河南 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 张巡虽取得几次 突击出城袭击的小胜,但无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无有箭只,很难抵挡 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 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 以为张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 数十万支。令狐潮天明后,知已中计,气急败坏,后悔不迭。第二夜晚,张巡又从 城上往下吊草人。贼众见状,哈哈大笑。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 勇士,敌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 及,营中大乱。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 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第八计 暗渡陈仓

       计名探源 暗渡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 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 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处 是:声东击西,隐蔽的是攻击点;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此计是汉大将军韩信创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 功战例。 秦韩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 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将汉中通往关 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 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 出征 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关中 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 加紧防范,阻拦汉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 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 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第九计 隔岸观火

       计名探源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 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 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东 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桓,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 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言,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 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 静观辽东局势。公孙康听说二袁来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 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 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 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 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 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 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 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计名探源 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 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 己方的军事行动。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 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 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 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昂,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 主动与公子昂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现在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过去的交情, 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立约定时间会谈议和 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昂 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昂已钻入 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昂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 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 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鞅还摆宴款待公子昂。 公子昂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昂和三 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赚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 魏国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秦国用公孙鞅笑里藏刀计轻取崤山一带。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计名探源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 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 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 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赛中的“舍车保 帅”的战术。 战国后期,越国北部经常受到匈奴詹褴国及东胡、林胡等部骚扰,边境不宁。 赵国派大将李牧镇守北部门户雁门。李牧上任后,日日杀牛宰羊,犒赏将士,只许 坚壁自守,不许与敌交锋。匈奴摸不清底细,也不敢贸然进犯。李牧加紧训练部队, 养精蓄锐,几年后,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公元前250年,李牧准备出击匈奴。 他 派少数士兵保护边寨百姓出去放牧。匈奴人见状,派出小股骑兵前去劫掠,李牧的 士兵与敌骑交手,假装败退,丢下一些人和牧畜。匈奴人占得便宜,得胜而归。匈 奴单于心想,李牧从来不敢出城征战,果然是一个不堪一击的胆小之徒。于是亲率 大军直逼雁门。李牧已料到骄兵之计已经奏效,于是严阵以待,兵分三路,给匈奴 单于准备了一个大口袋。匈奴军轻敌冒进,被李牧分割几处,逐个围歼。单于兵败, 落荒而逃,詹褴国灭亡。李牧用小小的损失,换得了全局的胜利。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计名探源 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 谋略。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 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 不应该放过。 公元383年前,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 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 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苻坚闻讯,不等大 军齐集,立即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 前秦军。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 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 部队。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 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让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苻坚大 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击兵,将晋兵全歼水中。 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秦军争先恐后,人马冲撞, 乱成一团,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 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 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 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弱的著名战例。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计名探源 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 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贪脏。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 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 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 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 会做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 哭流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 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了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 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 部队经过贿山时,仍然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 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在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 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般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 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这里鼓声震天,杀 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涌而上,大败秦军,生擒孟明视等三帅。秦军不察敌情,轻举 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 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计名探源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 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 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 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秦朝实行暴政,天下百姓“欲为乱者,十室有五。”大家都有反秦的愿望,但 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就难成大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被 征发到渔阳戍阳。当这些戍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没,眼看无法 按时到达渔阳了。秦朝法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陈 胜、吴广知道,即使到达渔阳,也会误期被杀,不如一拼,寻求一条活路。他们知 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 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 苏,温良贤明,已被阻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 项燕,功勋卓著,爱护将士,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公 开打出他们的旗号,以期能够得到大家拥护。他们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巧 妙地作了其他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腹中发现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 (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大惊,暗中传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时,在旷野 荒庙中学狐狸叫,士兵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他 们以为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让他来领导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 已到,率领戍卒杀死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 活不成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陈胜自 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乡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 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计名探源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 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 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 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以取胜。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 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 卢 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 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 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 在信中把刘勋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 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缭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 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缭,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 得意。上缭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 决定发兵上缭。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 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缭,城内 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 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 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缭,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些,怎么理解

       《三国演义》里的三十六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邓艾奇袭成都,魏延的奇袭长安之计,都是用的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许攸的攻打曹操许都之计,就是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曹操试图借刘表之手杀死祢衡,以及刘表借黄祖之手成功杀了祢衡,都是借刀杀人;

       郭嘉遗计定辽东也是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黄忠和法正杀掉夏侯渊,就是用的以逸待劳;

       张飞战马超也是。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在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吕布和陈宫就是用的趁火打劫占领了曹操的山东。

       第六计 声东击西。

       诸葛亮派赵云在箕谷率领少量军队作为疑兵,自己欲率大军出斜谷,就是用的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诸葛亮陷害司马懿,司马懿陷害诸葛亮,都是用的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姜维挖地道企图去偷袭邓艾,就是用的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魏、蜀、吴三家时时刻刻都在用,这个就不用再说了。

       第十计 笑里藏刀。

       陈登害吕布,逢纪献计佯许公孙瓒夹攻冀州韩馥,违背公孙瓒之计,就是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曹洪舍命救曹操,就是李代桃僵之计,舍掉一小将,挽救了大局(但结果小将也并没有牺牲)。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刘备夺取荆州,就是用的顺手牵羊 浑水摸鱼。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诸葛亮让刘备惊动乔国老和当地百姓,以保全自身性命,就是用的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诸葛亮死后,用了一个诸葛亮的木雕像吓跑了司马懿,这明显就是照搬的三十六计里的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诸葛亮佯攻冀县,就是用的调虎离山之计,调出姜维。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用的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诸葛亮用粮草骗姜维去抢粮,以便捉姜维,就是用的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董卓、李榷、郭汜、曹操擒汉献帝,就是用的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许攸献计曹操火烧乌巢,就是用的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曹丕趁乱纳美妾,就是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诸葛亮死后的撤退之计,就是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关羽水淹七军,就是用的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魏、蜀、吴三家在反复上演,吕布、刘备、曹操、袁术等人之间也在反复上演此计。

       第二十四计 假道代虢。

       刘备夺取西川,就是用的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张绣设法废掉典韦再攻曹操,就是用的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诸葛亮被诬陷谋反,被刘禅下令调回大军后,诸葛亮质问刘禅那些话就是指桑骂槐,然后杀掉了宦官(指着皇上骂宦官)。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司马懿装病骗曹爽,就是用的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刘琦三求计,明显就是照搬的三十六计里面的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张飞当阳桥退敌,就是用的树上开花,用疑兵吓退了曹军。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黄忠和法正登高监视夏侯渊,争得了主动权,就属于反客为主里的一种。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周瑜用美人计迷住了刘备,使其乐不思蜀(乐不思蜀另一,刘禅降魏后回答司马昭的话)。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明显是照搬的三十六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蒋干盗书,就是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就是用的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庞统的连环计,也是引用的三十六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这个刘备前期一直在用,就不用再强调了。

       三十六计 01 瞒天过海 02计 围魏救赵 03计 借刀杀人 04 以逸待劳 05 趁火打劫 06 声东击西 07 无中生有 08 暗渡陈仓 09 隔岸观火 10 笑里藏刀 11 李代桃僵 12 顺手牵羊 13 打草惊蛇 14 借尸还魂 15 调虎离山 16 欲擒姑纵 17 抛砖引玉 18 擒贼擒王 19 釜底抽薪 20 混水摸鱼 21 金蝉脱壳 22 关门捉贼 23 远交近攻 24 假道伐虢 25 偷梁换柱 26 指桑骂槐 27 假痴不癫 28 上屋抽梯 29 树上开花 30 反客为主 31 美人计 32 空城计 33 反间计 34 苦肉计 35 连环计 36 走为上 孙子兵法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行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离间篇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分13篇,又叫《兵法十三篇》 分为 卷上: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 卷中:虚实第六,军争第七,九变第八,行军第九 卷下: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间第十三。 而三十六计无年代和作者可考,不分卷,有六套计,每套六计,共六六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吗? 他们好像是两本兵法书吧。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第03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第04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第05计 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第06计 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第二套〖敌战计〗 第07计 无中生有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第08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第09计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第10计 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第11计 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第12计 顺手牵羊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第三套〖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第14计 借尸还魂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第15计 调虎离山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第16计 欲擒姑纵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第17计 抛砖引玉 类以诱之,击蒙也。 第18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四套〖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第20计 混水摸鱼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第21计 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第22计 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第23计 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第30计 反客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第六套〖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第32计 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33计 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第34计 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第35计 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第36计 走为上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瞒天过海: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围魏救赵: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声东击西: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无中生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暗渡陈仓: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帝看热闹。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李代桃疆: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打草惊蛇: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借尸还魂: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欲擒故纵: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抛砖引玉: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擒贼擒王: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指桑骂槐: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假痴不癫: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上屋抽梯: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树上开花: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反客为主: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美人计: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空城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语出《三国演义》。 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语出元曲《英雄布》。 苦肉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语出《三国演义》。 连环计: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语出《儿女英雄传》。 走为上计: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巢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可以说,这种所谓的计策和这些词语都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

       今天关于“三十六计全解”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