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肖成语 生肖成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_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zmhk 2024-09-13 人已围观
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_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1.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什么2.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
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问题,我有些许经验和知识储备。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什么
2.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故事出自哪里?
3.邹忌讽齐王纳谏纳字翻译
4.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5.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注释
6.邹忌讽齐王纳谏段意,中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旨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什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旨是以邹忌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则故事出自哪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身长54寸左右,形象样貌光艳美丽。某天,邹忌照镜子后分别问过他的妻子、妾侍和客人,他与齐国最美的男子徐公相比谁更美,他们都回答邹忌比徐公美,但等到徐公来了,他发现自己其实不如徐公美。傍晚,他躺在床上回想起这件事,认为妻子赞他美是对他的偏爱;妾赞美他美是害怕;客人赞美他美是有事要求于他。
这件事之后,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将整件事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同时劝诫王要善于接受他人进谏而不是只听身边人的“好言”。
于是齐威王下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都能够当面批评他的过错,上书直言规劝他,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他的过失。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百姓都来进献谏言,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讲述邹忌以妻子、妾侍、客人赞美他比徐公美的事情劝诫齐威王要善于听从他人谏言、批评,这样才能国盛民强。
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讽谏: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部分原文: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纳字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战国策》?朝代先秦,翻译: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创作背景: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作者先刻画了邹忌的外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窥镜”“自视”,逼真地刻画出他不无自得的神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也与下文见徐公后“弗如远甚”的自惭心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烘托出他感到受蒙蔽的心情。明明是“弗如远甚”,可他的妻、妾和客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显然是由于各自特殊的原因,使他们没有勇气说出真实的情况。这里,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却有明显的不同。
妻的回答表现了妻对他由衷的喜爱,爱恋之情溢于言表。妾因其地位低下,与主人之间并没有多少真情可言,但又不能不顺从,所以她的回答就有些勉强,说话比较拘谨,不敢越雷池一步。客人的回答则明显地流露出奉承的意味。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纳”字表示采纳、接纳的意思。整个题目的含义是:邹忌用委婉的语言劝谏齐威王接纳自己的意见。《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原文及译文如下:
一、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译文: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邹忌简介:
邹忌又作驺忌、驺忌子。战国时人 。齐国相。事田齐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讽喻善谏见称。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诸侯并伐。
他入讽威王,喻以妻妾亲私与琴音清浊、和谐,使威王纳谏。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有能面指王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于王之耳者受下赏。他以此得威王赏识,被任为相。后封于下邳,号成侯。主张选贤任官,修订法律,以监督清除奸吏。后与田忌不睦,迫使田忌出奔。约死于宣王初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情节曲折,布局巧妙。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人物塑造丰满,通过邹忌和齐王的对话和行动描写,刻画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叙事简练,语言生动。全文以叙述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但在关键时刻,作者又用生动、鲜明的语言加以点染,如邹忌的连续发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不仅使情节得到发展,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
善用对比手法。作者通过邹忌与徐公的对比、齐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等,使中心更加突出。
中心明确,结构紧凑。文章以“纳谏”为中心,通过邹忌和齐王的对话和行动,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在结构上,作者以“纳谏”为线索,将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邹忌讽齐王纳谏段意,中心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注释如下:翻译:
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原文注释:
(1)邹忌:战国时的齐国人,曾任相国。
(2)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的规劝。
(3)齐王:即齐威王,威王。
(4)纳谏:接受规劝。纳,接受,接纳
(5)修:长,这里指身高。
(6)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7)昳丽:光艳美丽。
(8)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名词作动词活用,意为穿戴,在句中作状语。)
(9)窥镜:照镜子。
(10)孰:谁,什么。
(11)与:和……比。
(12)及:比得上
(13)旦日:明天。这里指第二天。
(14)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15)若:如。
(16)孰视之,孰:通“熟”,仔细。之:代城北徐公。
(17)弗如远甚:远不如。弗:不。
(18)又:更。
(19)寝:躺着。
(20)美我者:赞美/认为……美
(21)私:动词,偏爱。
(22)诚知:确实知道。
(23)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的后边省去了“我”。以:认为。于:比。
(24)地:土地,疆域。
(25)方:方圆。
(26)宫妇:宫里的姬妾。
(27)左右:身边的近臣。
(28)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9)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0)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简写
中心:本文记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和讽齐王纳谏除弊,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要富国安邦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段意:第一部分(1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2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类比设喻,讽谏齐王受蔽。第三部分:(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简写如下: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地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战国策》?朝代先秦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文章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
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至于齐威王的政绩,齐国大治的情况,以及“战胜于朝廷”的具体经过,虽属文中应有之义,却并非作者命意的焦点所在,故仅仅一表而过。
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
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此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地方的斟酌推敲。
好了,今天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